气虚证
人体的运转全赖气的运行。人身之气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先天之气藏于肾,后天之气藏于脾,而先天之气化生气血,后天之气濡养先天之气。周身脏腑器官组织在气的激发和推动下,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所以,当人体气不足时,常常表现为某些脏气虚的症状。
气虚病证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肺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脾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心气虚则无力鼓动血脉运行,亦不能养神,见心悸、气短、多汗;肾气虚则肾精不能上荣脑髓,骨节失于濡养,则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乏力。
气虚者饮食调理,宜吃山药、红枣、扁豆、刀豆、黄豆、粳米、栗子、猪肚、鸡肉、牛肉、香菇、饴糖、蜂蜜等食物。也可适当添加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材。
补气虚的药食材料普遍性甘温或甘平,易产生壅滞、湿热等问题,湿盛中满、腹胀、便秘者不宜多用。在服用人参等补气虚材料时,不要同时食用萝卜、凉茶等耗气寒凉之品,以免影响补气效果。
血虚证
血虚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嘴唇指甲苍白、眩晕耳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月经周期推迟、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
血虚主要因饮食不调,劳倦过度,情志不遂,失血过多,久病不愈或素体虚弱所致。
血虚者宜吃鸡肝、鸭肝、猪肝、猪心、猪蹄、羊肝、菠菜、乌鸡、红枣、墨鱼、荔枝、胡萝卜、牛筋、花生、樱桃、葡萄等食物。也可适当添加桂圆(龙眼)、当归、阿胶、熟地黄、何首乌、白芍等药材。由于”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气血关系密不可分,因此,补血常与补气同时进行,才有较好的效果。
补血虚的药食材料普遍甘温质润,主入心肝血分,但也多有滋腻黏滞的特点,所以,脾虚湿阻、气滞食少、消化不良者不宜多吃。
阳虚证
人体的阳气具有温煦、推动机体功能正常运行的作用,而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则为阳虚。阳虚时,人体的阳气不足,多见于久病体弱者及老年人。而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
阳虚者宜吃羊肉、狗肉、鸽子肉、猪腰、海参、虾、胡萝卜、核桃、肉桂、韭菜、姜、葱等食物。也可适当添加杜仲、冬虫夏草、鹿茸、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补骨脂、益智仁、沙苑子、菟丝子、海马等药材。
补阳虚的药食材料普遍性质温热,以甘、辛、咸味为主,咸能补肾,辛甘能化阳,有助于补肾阳,温煦脏腑。但多吃的话,容易助火伤阴,尤其是助阳的药材比较燥烈,所以,阴虚火旺者忌用补阳药材,补阳的食物也应少吃。
阴虚证
阴虚,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阴包括人体的精、血、津液等有形体液。阴虚一方面是人体阴液不足,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内热或阳亢症状。
阴虚证可见于各个脏器,其病因病机则有所不同,但共同表现皆可见一派虚热干燥不润、虚火躁扰不宁的证候,如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阴虚者宜吃鸭肉、甲鱼、鲍鱼、燕窝、牡蛎、牛奶、莲藕、荸荠、百合、桑椹、黑芝麻、银耳、甘蔗、袖子、梨等食物。也可适当添加沙参、麦冬、石斛、玉竹、黄精、枸杞子、女贞子、天门冬、龟甲、鳖甲等养阴药材。
补阴虚的药食材料普遍性质甘寒,多能清热养阴,润燥生津。但脾胃虚寒、痰湿内阻、腹满便溏、腹泻不止者慎用。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