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真的是给予了我们很多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一些植物,它们不仅仅给了我们视觉上的享受,让我们观赏它们的同时还能愉悦心情。而且它们还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对于一些想要补身体养身的人来说真的是非常有效。而自然植物是天然生长的,在这一点上明显更占优势。而土人参就是这样一种可以多用的植物,关于它的价值与养护方法,就让小编来作一下简单介绍吧。
特点
土人参又称为栌兰,原产热带美洲,在西非、拉美的许多地区,早已成为大众蔬菜。中国的中部和南部以及台湾省均有栽培,可供观赏。土人参栽培容易,繁殖迅速,病少虫微,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叶菜类蔬菜。因其根外形及功能近似人参,故被誉为“南方人参”。一般盆栽和小面积种植,花近桃红色,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营养价值
土人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辅助治疗气虚乏力、体虚自汗、脾虚泄泻、肺燥咳嗽、乳汁稀少等症,具有通乳汁、消肿痛、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等功效。
种植方法
对土质要求不高,以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为佳。喜温暖,较耐热,种子在15℃以上就可以发芽,20-30℃时生长良好。不耐寒,冬季霜打后枯死。较耐阴,但在日照充足的条件下能长得更好。平时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积水容易烂根,因此宁干勿涝。肥料除基肥外,生长期还需追施浓度在20%-30%的淡肥水2-3次。种植时间露天栽培2-5月为最佳播种期,大棚栽培一年四季均可播种。
烹饪小提示
土人参嫩茎叶品质脆嫩、滑软多汁,无论炒食或做汤,均鲜嫩可口,营养丰富,食味独特。土人参嫩茎、嫩叶,在沸水中焯片刻,过冷水,起油锅加入蒜茸、姜丝,再加入土人参翻炒,调味即可。肉质根可凉拌,亦宜与肉类炖汤,药膳两用。凉拌时将新鲜肉质根洗净,切成丝状,依个人口味,加入少许醋、白砂糖、芝麻、盐及辣椒丝等拌匀调味即可。炖汤时将肉质根、排骨,加入枸杞适量,加水炖熟,调味即可。
种植步骤
将土粒打碎,土面整平整,如土壤干燥,应先浇水,待水渗透后再播种。少量播种时也可直接用花盆育苗。将种子均匀撒在土里,然后盖一层细干粪或细沙,最后覆盖塑料薄膜。若在适温季节播种,可以省去育苗的步骤,直接在大田播种。保持床土湿润,一般7~10天即可发芽。
出苗后,应及时揭除塑料薄膜。同时搭建遮阳物,以防强光照射或大雨冲淋,施1次人粪尿水。当苗株长至10厘米时,即可定植,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花盆种植一盆只留2-3棵。在植株生长到15-20厘米高度时,便可不断长出分枝,此时即可开始采摘。随着不断采摘,新的嫩芽层出不穷,此时再施一次人粪尿水。
土人参若主要作蔬菜用栽培,可增施肥水,促进芽叶萌发,提高产量;如作药材用栽培,宜少施肥水,以增强药效和质量。土人参5月开始开花,边开花边结果,花期可延续到9月。果期为6-11月。开花结果期间,叶片仍可采摘,种子成熟后要分批采收,最好用小剪刀把成熟的果穗剪下,晾干后脱粒保存,待秋末冬初,将根挖出,除去茎秆及细须根,用清水洗净,刮去表皮,蒸熟晒干可作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