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明党参 > 明党参药效 > 正文 > 正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雄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0 0:56:26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www.xftobacco.com/

辛,温;有毒。归肝、大肠经。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外用雄黄治恶疮

李时珍说,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

有个小孩子手臂上长了一个大疮,疮痛难忍,吃了好几天药,都没吃好。

老爷爷说,像这种外科之症,以外用药更为直接,于是便用针刺疮口四周跟中心,再敷上雄黄末,疮就渐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消失掉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中记道:

《千金方》记载,治疔疮恶肿,刺四边及中心,以雄黄敷之。

雄黄治癣

一病人颈上长了一排癣,越搔越痒,血肉模糊,大有蔓延传播之势。病人用了很多癣药水,发现用时有效,随后又复发,就像斩草没除根,春风吹又生一样。

老爷爷说,身体湿毒盛,乃是癣疾爆发的根源。所以内去湿毒,外治癣毒,双管齐下,才能标本兼治。

小指月见病人舌红脉数,病人自述口苦咽干尿赤,明显是肝胆湿热,遂叫病人内服龙胆泻肝汤,引湿毒下排,断其癣毒之根,再外用雄黄研细粉,跟醋调敷患处。才几天癣疾就结痂而退,不再复发。

老爷爷还交代他以后不能轻易吃海鲜,少吃各类味精调料,饮食清淡,皮肤好。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千金翼方》记载,治癣疾用雄黄粉,以醋调和,先以新布擦局部,使癣处受伤发热,再以雄黄醋敷之。

带状疱疹的克星

《世医得效方》记载,治带状疱疹蛇串疮,用雄黄打粉,醋调涂,然后用酒来送服少量雄黄粉末。凡为蛇伤,蜂蛰,蜈蚣毒虫,狗犬所伤,皆可用之。

老爷爷说,雄黄自古以来,就是疮家要药,临床上最常用以治疗带状疱疹,往往每用必效,可谓是疱疹的克星。

小指月说,雄黄为什么能治带状疱疹?

老爷爷说,带状疱疹又叫蛇串疮,腰缠火丹,以好发在胸肋腰部而得名,乃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而雄黄能解毒杀虫,其以毒攻毒之力,远超过硫磺。

有一个年轻人,得带状疱疹,正常一周可以治好,可他治了一个多月,用消炎解毒之药,花了好几千块钱,又打吊瓶,又吃药片,发现还是隐痛未去,疱疹病毒未能全面排除。

老爷爷说,像这种严重带状疱疹,治疗之法也不用太复杂,可以内外同用雄黄,无论带状疱疹轻重如何,以外用药拔毒外出为主,以内用药解毒杀虫为辅。

于是教这病人用雄黄打粉,调醋外敷,用点酒,再送服雄黄粉,每次0.1克,谁知只花了几块钱,带状疱疹就彻底好了。

这年轻人感到不可思议,有点相见中医恨晚之意。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郭永来经验带状疱疹特效方炎热的夏天来到了,带状疱疹多了起来,仅把我治此病的点滴经验写出来,供大家临床参考。题目是沿用了王渭川老中医临床经验集里的题目,并非我自己故弄玄虚,明者鉴之。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等,西医认为属于病毒性感染,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中医外科书中介绍的治法很多,但有特效者也并不多见,内服方多倡用《龙胆泻肝汤》之类的处方来治疗,我刚学医时也曾数次应用过,效果也并不理想。

后来见王渭川老中医介绍带状疱疹特效方,试用几例,效果确实很好,一般三天到七天左右结疤,十天左右痊愈,并能立止疼痛。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此方就是《医宗金鉴》外科中的二味拔毒散。方用: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郭按,干则再涂)《金鉴》称: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痱等疾甚效,用鹅翎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但并未言及治带状疱疹(缠要火丹)。

我自从得此方,屡屡用于临床而收效甚捷,88年12月,我在福洞,患者常xx,女,43岁。93年10月4日八家子丛xx,女,50岁。葛xx,男,15岁,症状更重,前胸,后背,上臂几处同时大片疱疹,火灼样疼痛,当时我都用此方治愈。95年至96年,我在皮防站,共治疗近二十名带状疱疹,其中数例症状都很重,用此药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通过十几年的应用来看,如果在刚起的阶段就快用此药,基本上可以不必配用其他药物,但对治疗不及时,已经形成较大面积疱疹和溃疡者,应结合其他疗法(比如西医的常规疗法)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此方可以称得上是药简效宏的一个好处方,使用时用香油调涂也可以,但我的经验不如用凉开水,因为用水涂上干的快,有利于快点结疤,且不易弄脏衣服。

至于用香油还是用凉开水来调药,有时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刚开始,皮肤没有化脓,用凉开水调药,结疤快,好的也快。但如果皮肤已经化脓,用凉开水调药往往在皮肤上结成一层厚疤,就会形成疤下化脓更加厉害,所以在头几天应该用香油调药,待炎证消退后,脓液渐清,再用凉开水调药,效果才好。治疗中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其它情况,我也不能一一预料,相信大家会随证处理的,我就不多说了。

更多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点击查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1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2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3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仙茅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杜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断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肉苁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锁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补骨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益智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菟丝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沙苑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蛤蚧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核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冬虫夏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葫芦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韭菜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阳起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石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狗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羊红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当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熟地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阿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何首乌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龙眼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楮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沙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百合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麦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天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玉竹(葳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黄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枸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墨旱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女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椹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黑芝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龟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鳖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麻黄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浮小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糯稻根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五味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乌梅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五倍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罂粟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诃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榴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肉豆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赤石脂、禹余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山茱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覆盆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螵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金樱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螵蛸(乌贼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莲子(莲子心、荷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芡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椿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鸡冠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常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ngdangcan.com/mdsyx/6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明党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