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明党参 > 明党参药效 > 正文 > 正文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对至少75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8 1:52:57

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

进展报告

(-)

目标8:

对至少75%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迁地保护,20%的珍稀濒危植物可用于生态恢复和修复项目

完成度50%-75%

《中国植物保护战略》列出了4个行动计划来完成该目标:建立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网络系统(中国植物园联盟,CUBG,);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珍稀濒危植物和其他重要植物的迁地保护;增强迁地保护的科学研究,提高迁地保护的有效性和质量;在植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中普及生态修复和重建措施。

与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途径互补,植物园和树木园在中国的迁地保护、植物资源收集和保存中起了重要作用。具有基因代表性的珍稀濒危植物的保存和测序可以增强对全球变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植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带来的风险的应对能力。应该在国家层面上确定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的目标,协调两种保护途径的目标和保护措施,以有效的整合两个途径。中国在完成目标8的工作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主要进展

截至年,中国个植物园中有1,个植物活体组织收集中心,迁地保护了22,种乡土植物,隶属个科2,个属,占中国全部乡土植物科的91%、属的86%和种的65%(Huang,)。截至年,中国西南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了约10,种野生植物的种子资源。此外,中国农业、林业和药用资源种质资源库(平台)中也保存大量农业、林业和药用植物或野生近缘种的种质资源。

为了实现年对75%的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保护的目标,中国的迁地保护工作在调查、编目和评估的基础上,通过能力建设、培育资源、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广泛建立标准操作流程等措施,取得了许多进展。截至年,中国的植物园和树木园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中国植物红皮书》中成功保育了约种植物,分别占以上两个保护名录涵盖物种的85%和40%。

蛇根木Rauvolfiaserpentina(L.)Benth.exKurz

中国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乡土物种,植物园非常注重区域乡土物种和乡土植被的收集和保护。但是,更紧要的是收集具有基因代表性的珍稀濒危物种(考虑种群大小、分布和生态特性)。在植物园中进行迁地保护的问题是被保护的植物数量小,许多收集的植物缺少基因多样性。另外,37%的植物仅在1个植物园中保育,40%的在2个植物园中保育,23%的在3个或3个以上植物园中保育(RenDuan,;Huang,)。

截至年,中国对种珍稀濒危植物成功地进行了野外回归,占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5%(Liuetal.,;RenDuan,)。年,中国植物园联盟开展了“中国乡土植物全面保护计划”,旨在保护全国的植物多样性。确保迁地保护收集的植物材料具有足够的基因多样性,将取决于已收集的植物样品,以及长期的监测。

问题与建议

需要对“优先保护属”进行进一步的定义,例如窄分布的乡土种、亚属、严重濒危植物、具有已知或潜在利用价值的属、被利用的植物的野生近缘属。建立和管理植物基因多样性应该是未来迁地保护和回归工作最首要的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强植物回归工作。在物种和生态系统层面,利益相关方和政策层面,增加迁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的联系。增加国家层面、植物园层面迁地保护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以确保科学研究和物种保护的价值。

巨柏CupressusgiganteaChengetL.K.Fu

典型案例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坐落于中国广州,对中国完成目标8做出了重要贡献。华南植物园出版了多本专著,例如《中国植物志》(约1/3)、《广东植物志》、《广东植被》、《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广东珍稀濒危植物》。华南植物园的植物活体组织收集数量达到17,种(含以下单元),其中种是珍稀濒危植物。华南植物园的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就地保护了大约1,种植物。从到年,华南植物园对约28种华南的珍稀濒危植物实现了野外回归,并应用于可持续园林园艺,以及乡土植物保护、栽培和管理的科学研究工作中。

中国西南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包含种子库、植物组培库、基因库、微生物库、动物资源库,以及植物基因组学和种子生物学实验研究平台。截至年,中国西南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保护了超过10,种野生植物的种子。

撰稿专家

任海

陆宏芳

责任编辑

李姗姗

张晴

摄影

金宁

徐永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ngdangcan.com/mdsyx/6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明党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