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3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功能性稻麦新品种选育及综合利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云南大学教授张云孙,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杨生超,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崔秀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卫邦,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研究员王德海,云南大学研究员余迪求,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林青,云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怡卿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通过对31个国家份稻种核心种质资源评价,发掘出富含抗性淀粉、黄酮、生物碱和γ-氨基丁酸4种功能成分的优异种质71份,选育出3个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种,并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其中1个通过云南省审定;通过对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份大麦种质资源评价,筛选出大麦总花色苷、抗性淀粉、生物碱和γ-氨基丁酸4种功能成分优异种质47份,并定位了21个数量基因位点(QTLs),育成了高γ-氨基丁酸及高K/Na比6个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功能大麦新品种,其中4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其大麦苗粉γ-氨基丁酸含量为已报道最高品种的1.5~1.7倍。引领了云南省功能稻麦的育种新方向。该项目以功能米和大麦及其苗粉为主、其他功能食品作物为辅研制新型功能米及其新产品11个:适糖米3个,大麦苗粉面条、青稞适糖米粉、粗粮米线、青汁鲜花饼、青汁松茸饼、青汁奶渣饼、青稞茶和黑大麦茶共8个;另外,提供原料指导企业研发新型功能食品6个。-年9个选育品种在云南、四川、江苏、浙江和河南五省推广面积.4万亩,新增粮食.6万千克,新增高附加值饲用麦秆.5万千克;在云南和安徽大型食品企业及云岭牛育肥饲料综合利用中,新增销售额2.09亿元和新增利润.5万元。获授权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发表研究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7篇;在Science和BMJ发表6篇eLetters。该成果技术先进,综合利用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功能稻米和高γ-氨基丁酸大麦育种及其综合利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功能性稻麦新品种选育及综合利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End.
往期精彩
山东科技大学等单位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四川天艺生态园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石药集团江西金芙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