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卫星地图显示,长腰山90%以上区域已被开发为房地产项目,长腰山变成了“水泥山”。
生态环境部图
年4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下沉督察发现,云南昆明围绕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突出,长腰山区域被房地产开发项目蚕食。现场调查发现,大量挡土墙严重破坏了长腰山地形地貌,原有沟渠、小溪全部被水泥硬化,长腰山90%以上区域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楼房,生态功能基本丧失,变成了“水泥山”。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滇池保护治理工作进行现场督办,对长腰山过度开发提出整改措施。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5月6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云南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突出,长腰山90%以上区域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楼房,生态功能基本丧失,变成了“水泥山”。被通报当日,昆明长腰山多台挖机作业拆除在建楼房,工人漫山遍野栽种树苗。云南省委、省政府现场督办,已投入多名人力连夜迅速开展整改。目前,滇池面山二级保护区在建项目已开始拆除,面山绿化、植被恢复工作正同步开展。滇池面山二级保护区内建筑拆除工作仍在继续推进中。
5月9日下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长腰山看到,现场多台破拆机等设备持续作业,正对滇池面山的二级保护区内建筑进行拆除。
背景回顾
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将整个滇池流域划分为一、二、三级保护区和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实行分区保护。
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指出,《条例》对一级保护区内允许建设的滇池保护设施的规定不明确,对二级保护区内允许建设的“生态旅游、文化建设项目”和禁止建设的“其他房地产项目”也没有明确界定。
年11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条例》,对滇池一级保护区及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内经批准可以建设的项目作出了明确规定。
年4月,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督察发现,围绕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突出,长腰山区域被房地产开发项目蚕食,部分项目直接侵占滇池保护区,挤占了滇池生态空间。
长腰山区域被房地产开发项目蚕食方面,生态环境部通报直指其存在三大问题:
一、非法侵占滇池保护区。昆明市晋宁区及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滇池一级保护区毁坏生态林建设了一条沥青道路,并陆续在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违规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至年7月建成栋别墅,占地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二、打擦边球进行房地产开发。诺仕达集团打着健康养老产业的幌子,在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内开工建设栋别墅,占地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这些别墅的房屋不动产权证“权利性质”一栏为“市场化商品房”,并非对外宣称的健康养老项目,实际是以健康养老产业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
三、长腰山生态功能基本丧失。除位于滇池二级保护区的房地产项目外,诺仕达集团还陆续在长腰山三级保护区建设栋别墅、栋多层和中高层房地产项目,占地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整个长腰山被开发殆尽。现场调查发现,大量挡土墙严重破坏了长腰山地形地貌,原有沟渠、小溪全部被水泥硬化,林地、草地、耕地全部变成水泥地。长腰山90%以上区域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楼房,整个山体被钢筋水泥包裹得严严实实,基本丧失了生态涵养功能。
督察还发现,滇池草海片区“贴线开发”问题突出,大量房地产项目与湖争地,“寸土必争”、“寸步不让”,环草海25公里湖滨带被房地产等项目侵占。年至今,草海片区共开发建设地块42个,占地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
此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督察发现,滇池东岸有一个占地.64亩的高尔夫球场。该球场5号、12号球道的全部区域,4号、6号、11号球道的部分区域,均位于滇池一级保护区内,侵占保护区.68亩。
年1月,国办印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项目。”年4月,昆明铭真运动旅游有限公司以“户外旅游休闲公园”名义获得立项、土地规划、建设施工、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实际建设了铭真高尔夫球场,并于年5月投入运营。
年,国家开始开展“清高”工作。按照规定,该球场理应停止经营。但球场一直未落实要求,长期违规经营。仅年至年3月,就累计营收.5万元。年10月,昆明市政府划定了滇池各级保护区范围,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该球场“立即停业并退出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但其拒不退出。直至年底,业主方才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球场上象征性栽种少量树木,球场功能并未消除,企图蒙混过关。
年4月6日,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云南,该球场的整改终于有了“动作”。4月11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采取紧急措施,铲除了部分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的球场,并在铲除的球场上种植树木。为显示整改进度和成效,该管委会弄虚作假,将树枝插入浅层表土,冒充植树虚假整改。
督察组注意到,球场突击栽种的树木很细,且都是围绕发球台的周边种植,球场的基本功能并未消除,球场下的沙土对生态的影响依然存在。在此前摸底时,他们也发现有人在球场打球。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为其长期违法违规提供‘保护’。”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年5月,该管委会向昆明市发改委上报清理整治报告时,隐瞒该球场未取得合法审批手续的事实。年发现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之后,该管委会在至年向昆明上报的“清高”自检自查报告中,仍未如实报告情况,也未认真督促整改。
开发古滇名城的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云南本土企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ngdangcan.com/mdsyl/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