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29日讯(记者张良德)金秋已至,中药材部分品种逐渐进入产新季,市场商户持币观望情绪增加,中药材“热度”有所回落,一些临近产新的高价药材品种价格开始出现小幅下跌。
多位药材经营、加工从业者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产新期前后是药材价格较低的阶段,同时由于今年产新规模较大,市场观望情绪较浓,但不排除产新后一些品种价格回升,也有观点认为,本轮中药材市场周期将随着供需格局变化而开始逐渐进入下跌阶段。
产新季来临
今年亳州“九九”药博会后,中药材市场也进入了全年最大的产新季,由于新货大量上市增加供给,部分产新的药材品种价格下滑,市场人气有所降温。
康美中药材市场(图片来源:财联社记者摄)康美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自7月下旬以来该指数开始持续下滑,从最高的点回落至点附近,指数降幅约5%。
康美中药材指数(图片来源:康美中药网)一些年内价格涨幅较大的中药材品种也在产新季临近后回落较为明显。
云南部分附子产地也已经开挖,鲜去须统个从9元跌至8元,清水黑顺片价格下滑至60-70元/公斤,较两月前价格小幅回落,较去年高点回落40-50元/公斤;木香开始进入产新期,产地报价回落,农户每公斤售价在26-27元/公斤左右,较前期高点回落7-8元/公斤;两年生白术统货报价-元/公斤,价格较前期高点回落约20元/公斤。
此外,白芍、白芷、连翘、紫菀等前期价格较高的药材品种在进入秋季后也有所下滑。
亳州五马市场种植户刚刚采挖的白术、白芷(图片来源:财联社记者摄)由于近两年部分中药材品种前期涨幅过高,进入产新季后,传统经营户担忧风险,开价较为谨慎。
丽江双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林告诉财联社记者:“木香前期涨价涨得比较厉害,0元以上的价格本身就太高了,往年只有12-1元/公斤,今年木香价格最高时翻了将近倍。本地的商贩不会按照0多元价格去收购,经营风险太大,所以将收购开价报26-27元/公斤,这个价格种植农户也乐意出售,相对于往年来说已经很理想了。”
药通网资讯主编郑智文表示:“今年药材整体掉价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品种的供给量增加,因为中药材已持续高价位两三年,部分药材种植户盲目扩种,没有市场周期波动的认识,造成产能过剩,下游短期消化不掉,这也是行业需要面对的事实。”
除已经入产新的品种开始掉价外,部分尚未进入产新期的中药材品种也因近两年种植、产新规模明显增加,也出现了提前降价的情况。
受中药材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影响,群众种植中药材积极性高涨,以党参为例,从传统种植区域到新种植区,年均出现扩种情况。据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ngdangcan.com/mdsyl/1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