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明党参 > 明党参成分 > 正文 > 正文

闲情偶寄李渔之闲,写的都是小事,冯唐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12/12 10:22:10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李渔了解女性,自谓:湖上湖上笠翁原非蠢物,不止为风雅功臣,亦可谓红裙知已。

他爱美,更爱美人。把美当作一生的追求。所以被称明于清初的美学家,才子。人称“东方莎士比亚”。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出自《笠翁对韵》——中国古代很好的声韵启蒙读物。

笠翁就是李渔的一个名字。

李渔,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为渔。著作署名有很多,笠道人、湖上笠翁,随痷主人、觉道人。新停樵客等。

年生年去世,活了70岁。一生跨越明清两代。前半生,赶上改朝换代,恰逢战乱,优渥的家境败落,年轻时富贵优游的生活被定格在昨天。

他感叹:樽前有酒年方好,眉上无愁昼始长。最喜此堂人照旧,簪花老鬓未成霜。

冯唐说,李渔是忙挣钱的李渔。

这一辈子有几个特点:第一,不走寻常路,选择躺平。他没走仕途这条路。用自己的闲情养活自己一辈子。

崇祯十年,在金华参加童子试首战告捷。4年后去杭州乡试,落榜了。

又过了3年,年,大明王朝最后一次组乡试,李渔又来到杭州参加考试。

途中,听说有军队打过来,跑到了故乡兰溪。曾经那入仕途的念头再也没有了。他放弃了仕途腾达光光耀门楣的重任。

清军入关以后,他隐居山中,蓬衣垢食,却不以为苦。

从此他过着卖文为生的生活。

他开铺子,芥子园。

卖书卖诗文。后来,组织家庭戏班子,自编自导自演自任经理,全国各地演出。

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个剧作家,草根出版家。紧跟着市场走,什么好卖就刻什么。他出了很多好书,也包括他自己的书。

在那个时代,他出版了多万字左右的文章。有戏剧有小说,还有历史书籍。

全家是演员,他是戏班经理。他小老婆子女众多,全家四五十口子人。开销很大。

他成功地把爱好发展成主业,凭爱好养家糊口,赚钱谋生。很多达官贵人都请他演戏,他带着妻妾,全国各地演出。

64岁时,全家定居杭州西湖,5年后贫困而死。

《闲情偶寄》的课本扉页上印有“笠翁秘书第一种”的字样。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闲情雅致,闲情有雅兴,过着慢生活。

他写《闲情偶寄》的初心是这样的:庙堂智虑,百无一能;泉石经纶,则绰有余裕。惜才不得自展,而人又不能用之。他年赍志以没,俾造物虚生此人,亦古今一大恨事。故不得已而著为《闲情偶寄》一书,托之空言,稍舒蓄积。

他说:从前拙刻,车载斗量。近以购纸无钱,多束诸高阁而未印。惟《闲情偶寄》一种,其新人耳目,较他刻为尤甚。

幻设一事,即有一事之偶同,乔设一名,即有一名之巧合。

全书8部,前3部是戏曲理论,后5部写丝竹歌舞、房舍园林、家具古玩、饮馔调治等生活情趣,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

林语堂曾给予这本书很高的评价: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

其实《闲情偶寄》算不得闲书,里面很多劝诫之心。

现在有人说李渔没有以国为怀,就写这点小事。李李渔的朋友却认为他有信念有理想,只是写的闲情罢了。

冯唐在自己的书《了不起》里写了一个章节,他说他喜欢《闲情偶寄》因为它,平民视角,日用不贵;有智慧。第三个文字好。喜欢的宝宝戳文中商品卡即可购买!

正版包邮图解闲情偶寄(全彩图解典藏版)白话文彩图典藏版文白对精选¥4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作者简介:柳七公子,另用笔名柳如眉,山东省作协会员,已出版作品《萧何的奋斗笔记》《待我相思放下,许你浪迹天涯》《最美流年遇见最美古诗词》《一宵冷雨,半世浮萍:纳兰容若词传》等作品。喜欢我的文,欢迎点赞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ngdangcan.com/mdscf/1106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明党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